三點吳爺爺自行轉動輪椅,選定慣常的位子:來碗牛肉湯!慧玲小心端著熱湯,這是為糖尿病爺爺專屬的料理,她囑咐爺爺要慢慢喝別燙著了,溫柔的語氣就像女兒關懷著父親,吳爺爺輕輕地舀著湯,緩緩地送入口,身為一個中醫師,他深知食療的重要,每日來小舖喝一碗牛肉湯是他固定的作息,幾年下來這營養補給確實讓他氣色越來越好,精神愈加健朗。
照服員推著四妹奶奶也來到小舖,她點了一碗餛飩細麵,重口味的她對這清淡的湯頭肯定是不滿意的,但工作人員總哄著、勸著她,就這樣也吃完了點心。說起四妹奶奶,她可是老街小舖發想的關鍵人物之一。當年一手好廚藝的她和幾個身懷絕技的家民、志工,就著小火爐自行煮些懷舊美食,滿足自己的味蕾也分享其他夥伴,沒想到這一個善心美意竟成為老街小舖的緣起,更沒想到這小舖如今是孝愛的特色據點,除了提供住民飲食小吃的選擇,也是家屬聚會場所,有時還充當臨時的開會場地。此刻,拿平板看陸劇的阿嬤,躺按摩椅的阿公,聽音樂的爺爺,都在午後聚集於此,寒暄交誼。
遠遠的陳增宏阿公駕著電動車叨叨念念的進來小舖,轉了一圈又出去,又進來,老狗天喜在十公尺的距離內跟著主人進出,美英問著:阿公你要買東西嗎?阿公氣惱的說:午覺醒來,鞋子就少了一隻,怎麼找都找不到。阿公左腳穿著黑色功夫鞋,光著右腳,[我要買一雙拖鞋啦!],阿公選定了樣式,美英目測著阿公的腳,從櫃裡拿出鞋試穿,賓果!完全合腳。阿公很滿意,從腰袋裡掏出皺巴巴的信封,將裡頭的大鈔、小鈔、零錢全都交給美英,美英從中點出120元,仔細的跟阿公核對確認後,再細心的將餘款整理好放入信封袋交還給阿公。一場公道、安心的交易在老街小舖裡完美行進著。
阿公駕著電動車繼續四處雲遊,天喜在默契的距離裡守護著阿公。事實上,在孝愛的默契裡守護著阿公的豈只天喜啊!
孝愛老員工王爸一進小舖,吳爺爺即刻招呼:來!坐下,我請你吃碗牛肉麵。豪氣熱情,王爸笑容滿面,老友一般閒話家常…,誰說在安養住所就不能宴請好友?春玉阿嬤正提著一袋飲料、點心要去宴請二樓歌唱班的歌友們呢!(是用記帳的喔)更常有安養的長者或志工自掏腰包請養護長者嚐嚐小點心,這人情味隨著菜香味在小舖裡飄散……。
爐子的水滾著,慧玲今天要準備七碗麵線到四樓養護處,那是家屬特別訂購的,幫忙給剛動過手術或需少量多餐的親人額外的進食。中央常備廚房無法周全滿足的需求,小舖適時地擔起特殊任務,不僅體貼了家屬難處,也傳遞了她們的孝心。
小舖還有團購?是的,物美價廉,不需廣告,口碑讓小舖的美食推廣到社區,金奶奶提供的黃金比例水餃餡料,傳授自家桿的薄、韌、有彈性的麵皮,是絕無僅有的美味啊!此外,蔥油餅、韭菜盒都是受歡迎的商品。因此,常看到志工及院內爺爺、奶奶們忙著包餃子、做餅、桿麵…不亦樂乎!
副主任王淑君說:多年的照護經驗,我們深深體會長照機構除了提供養老、護理、終老的服務外,更應關懷到每個人的「生活價值」,舉凡一般的社交活動、自主經濟活動、服務貢獻等內在需求都應被重視,並得以流暢展現,讓生命品質在活著的每一刻都是燦爛的。這個理念在徐主任、社工、家民、志工及所有員工的推動下,於民國100年規劃出 [動態生活方案],老街小舖就是方案之一。
她說:我們把早年柑仔店的概念帶進來,使用懷舊復古的設計,讓照護的色彩淡些,讓休閒趣味的元素加入,營造出逛街消費的氛圍。這裡有美食、零嘴、日常用品,除了提供便利之外,更提供 [自主]、[交誼]、[創新]、[合作]、[分享] 的生活價值;六年下來,小舖沒有所謂的營運利潤,但長者們 (尤其是安養的長輩) 川流其中、樂在其中,這是小舖的最大盈餘。我們確信孝愛以 [人] 為本,以 [愛] 連結的精神在這裡得到應證。
冬日的陽光帶著涼意,還不到五點天就微微暗下,美英、慧玲仔細的擦過每張桌椅,今日小舖就要打烊,不用關門閉戶,這是一間沒有門戶的商店,如果你願意,月光下,小舖仍備妥乾淨的椅子讓你停靠歇息。

